2021台灣客家OPEN BOOK – 線上書展

2021台灣客家書展 主視覺
今年的台北國際書展受到疫情而停辦,但沒關係大家一起做好防疫生活,客傳會特別規劃「2021台灣客家OPEN BOOK」線上書展,邀請鄉親一起來閱讀。
 
這次邀請到 蘇碩斌館長、謝世忠教授、徐正光教授、張文亮教授、張煥禎院長、鍾延威、高翊峰、甘耀明、羅思容、陳素宜、徐智俊 聯合推薦,為大家介紹客家相關經典好書!
共下用行動支持好書,可以到實體書店、網路書店購買喔!
——————————
 

?文學類

1.《客家臺灣文學選1/2》,鍾肇政編,1994,新北:新地文學。
推薦:吳濁流、龍瑛宗、鍾理和、鍾肇政、李喬……,客家文學的代表性選集,名家小說作品一次收齊。
2.《杜潘芳格集》,杜潘芳格著,劉維瑛編,2009,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推薦:跨語世代女詩人,擅長取景生活細節,運用自身母語逐字斟酌,展現客語靈動的生命力。
3.《天光日》,張芳慈,2004,新北: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推薦:客語創作輔以華語對照,邀請不熟悉客語的讀者一窺語言風情,也逼視環境、族群等社會議題。
4.《散靈堂傳奇:幽情三部曲之三》,李喬,2013,臺北:印刻。
推薦:關心臺灣命運的大河小說,融合佛、道和基督三宗教,在客家內山展開為臺灣歷史冤屈「招魂安靈」的傳奇。
5.《濁流三部曲》,鍾肇政,2005,遠景。
推薦:《濁流三部曲》是描述台灣重要的大河小說,也是敘事一個族群時光的史詩,它召喚了正在消失的時光,留下了過去的歷史。
6.《燈籠花》,利玉芳,2016,臺北:釀出版。
推薦:書名是客家典型的扶桑大紅花,寄語平易近人之義,寫現代、寫旅遊、寫母語,把人情化為詩語。
7.《太平輪一九四九(增修版):航向台灣的故事》,張典婉,2009,商周出版。
推薦:這是真實故事的採集,書中有珍貴史料與照片,作者以抒情散文,描述了一九四九年兩岸的動盪歷史現場外,捕捉了大時代中悲歡離合。
8.《東魚國夢華錄:王幼華作品集》,王幼華,2014,允晨文化。
推薦:本書為作者多年創作的短篇小說自選集,也是作者從時間軸裡精選出的美麗故事,可透過小說選集重新發現書寫的脈絡與關注的議題。
9.《殺鬼》,甘耀明,2009,寶瓶文化。
推薦:小說在戰爭的世界裡對自然、人鬼神三界,有不可思議的想像力。透過鮮明的語言文字,作者帶領我們看見另一個不可思議的閱讀世界。
10.《生命劇場》,李喬,2018,印刻。
推薦:虛構故事由中國、台灣、日本、新疆、圖博的五名青年,透過學術論述,辯證各自身分背後的處境問題。佐以中國美國兩大強權的可能戰事,討論國族立場與國家的衝突。
11.《喪禮上的故事》,甘耀明,2010,寶瓶文化。
推薦:將客語、文化、歷史、鄉野傳奇、禮俗信仰鎔鑄一爐,魔幻寫實的手法,亦諧亦謔、亦悲亦笑、亦驚亦喜,讀來趣味橫生,令人大呼過癮。
12.《客家新釋》,葉國居,2017,聯合文學出版社。
推薦:以生動的筆觸,溫暖深情而饒富意趣地演繹客家語言中的日常風土民情。重新發現客家生活和語言共生共構的關係,客家情味十足。
13.《落泥-台灣客語詩選》,張芳慈編,2016,釀出版。
推薦:集結24位台灣客語現代詩作者,每人六首,跨足老、中、青三代,呈現當代客語現代詩創作的光譜,窺探客語詩篇的窗口。
14.《客家台灣文學選》,鍾肇政編,1994,新地文學出版社。
推薦:收錄台灣30位深具代表性的客籍作家,30篇小說作品照見台灣客家文學多元富饒的文學風景,不僅深具「客家性」也飽含「台灣性」。
15.《台灣人三部曲》,鍾肇政,2005,遠景。
推薦:《台灣人三部曲》書寫年代自1895至1945年,橫跨整個50年的日治時期,藉由桃園一個客家家族的故事,鍾肇政以史詩般壯闊的大河格局,忠實紀錄台灣在被殖民的50年間,這塊土地及人們的傷痕及悲苦和希望。三部曲由《沉淪》、《滄溟行》、《插天山之歌》構成。鍾肇政寫的不只是小說,他在書寫台灣人的歷史。
16.《邦查女孩》,甘耀明,2015,寶瓶文化。
推薦:有別於《殺鬼,2009》的魔幻爆烈狂飆,甘耀明的《邦查女孩,2015》被認為是作者的「溫柔之作」。但大量的細節鋪陳及情節轉折,仍有其魔幻魅力。故事講述的是一個歷經黑暗的阿美族女孩古阿霞跟患有自閉症的帕吉魯來到林場「摩里沙卡」,與這裡的人們建立關係,並發展出的各種故事。別為這本42萬字的巨冊嚇到,作者說故事的能力將把你帶入另一個世界,那是關於登山、樹林、氣味,及宗教和人性。雖是溫柔之作,卻有一股深沉的悲傷貫穿其中。
17.《家,這個牢籠》,高翊峰,2002,爾雅。
推薦:是作者第一本短篇小說集,以擬聲客語的文字從事創作─尋找他熟悉的中文諧音字,來還原他的母語。本書包含七個短篇,所訴說情節都是發生在家庭的平凡事,平常到每個人都曾扮演過其中某個角色,或至少聽人講述過其中一段情節。作者利用大部分人不熟悉的文字─客家話,細緻而寫實地描繪這些近乎鄉土文學的平常故事,在平凡中透出故事人物幽微的心境轉折及微妙人情。
18.《城南舊事》,林海音,2000。格林文化。
推薦語:文學大師林海音先生的五個童年故事,寫她小時候在北京的生活,細細刻畫周遭的人物,鋪陳轉折的情節,讓人讀來回味無窮。
19.妮子系列童年散文—《妮子家的餐桌》《妮子的玩具箱》,陳素宜,2016、2018,國語日報。
推薦:餐桌上擺的是薑絲炒大腸、鹹菜剁豬肉等等客家美食;玩具箱裝的是紙飛機、草毽子和樹葉笛子等等自製玩具;書裡寫的是滿滿客家人情味的故事,讀來彷彿回到童年那一段好吃好玩的美好時光。
20.《我的爸爸會賣九層板》,陳素宜,2010,台灣東方出版社。
推薦:以客家莊為背景的勵志小說,放無薪價的科技新貴,在全家人的支持下,從原本的喪志轉為開發自己的新天地,故事頗具哲思,值得細細品味。
21.《妹妹的新丁粄》,鄭丞鈞,2014,九歌出版社。
推薦:以客家人孩子出生製作「新丁粄」到伯公廟拜拜祈福的習俗,與兄妹感情交織而成的溫馨故事,情感豐富,值得一讀。
22.《寒夜三部曲》,李喬,2001,遠景出版。
推薦:客家文學的大河小說,呈現臺灣歷史的遞嬗與情感,這是對土地的深情之作。
——————————
 

?生活風格

1.《台灣客家女性》,張典婉,2004,臺北:玉山社。
推薦:以文學作為觀察的探針,在流動的臺灣社會中,看透女性生活圖像的變化,也看到女性平權的光。
2.《台灣客家地圖》,邱彥貴、吳中杰,2001,果實出版。
客家入門書,生趣描述台灣客家族群的演變。
3.《轉.來尞:落腳到客庄个人》,郭玉敏等,2020,聯經出版社。
推薦:當今社會,客家人除了延續傳統的守護土地觀念,更秉持現代創新精神,在各行各業展露了可敬可佩的生命力與創造力,這本書是最好的佐證。
4.《客勤遠拓:中南美洲二十位客家人足跡》,2011,行政院客委會出版。
推薦:客家人的海外身影,孜孜矻矻拓荒,這系列的報導深深令人著迷。
5.《戀戀十六份》,徐貴榮,2017-02,苗栗縣政府教育處圖書資訊科。
推薦:本書是少見以苗栗縣四縣腔「客語寫作」的一本書,作者從書中展現苗栗十六份的人情味、人文歷史、生活文化,讓更多人能接受客家母語文學。
6.《臺灣客家戲之研究》,鄭榮興,2016-04國家出版社。
推薦:很多人不知道其實臺灣的客家採茶戲是台灣民間文化的一部分。作者鄭榮興生長在傳統的客家音樂、戲曲家庭中,累積一甲子的客家戲曲經歷,完成此書傳。這本書是了解台灣客家民間戲曲,客家表演藝術重要的經典著作。
7.《攀一座山以生命書寫歷史長河的鍾肇政》,鍾延威,2019-12,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推薦:鍾肇政為台灣龍潭客家人,長年筆耕不輟,著作等身,被尊稱為台灣文學之母。於2020以95歲高齡過世。本書為鍾老之子鍾延威以倒敘的手法,寫出鍾肇政的一生。對於想了解鍾老一生及台灣文學發展的讀者,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本著作。
8.《成為台灣客家人》,李文良,2019,臺大出版中心。
推薦:本書選錄8篇論文說明客家人在流動與定居的過程中,面臨到國家政策、土地開發,以及持續與先住民協商的族群關係,還有自我/族群認同等重大課題。
9.《台灣不能沒有客家人》,張文亮,2006,文經社。
推薦:作者雖然不是客家人,但因從事農業工程學術研究,走遍台灣各鄉鎮,發現台灣有許多農業上的奇蹟與水利工程的寶貝,是客家人為這塊大地上所留下的。這本書對客家人來說,是一本認識祖先的文化基本讀物。對非客家人來說,是一本認識台灣鄉土的最佳教材。

10.《客庄生活影像故事》(共六本),2012,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出版
   —看見北埔,鄧南光攝影,古少騏撰文
   —拾影竹東,李增昌攝影,徐彩雲撰文
   —凝視頭份,張阿祥攝影,黎振君撰文
   —守望苗栗,陳禮文等硬頸攝影群,陳淑華等撰文
   —顯影六堆,李秀雲攝影,古秀妃、古秀如撰文
   —定格美濃,劉安明攝影,黃智偉撰文
推薦:本系列叢書蒐羅多位具代表性的客籍攝影家作品,搭配早期客庄生活脈絡的文字說明,讓讀者以輕鬆的方式瞭解客家豐富且多元的內涵。

——————————
 

?調查研究

1.《台灣文化臨床講義》,曾貴海,2011,高雄:春暉。
推薦:從詩人的視角解讀臺灣文學的內涵,再向外檢視臺灣文化的現象,貫穿古今的深度反省。
2.《過去恁多年做毋得講个事情:講還我母語運動》,黃菊芳,2019,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推薦:《過去恁多年做毋得講个事情》是一本客家口述歷史專書,由羅肇錦審訂、周錦宏策劃、黃菊芳撰文。內容採訪1988年前後,策劃、參與及關心「還我母語運動」的鍾肇政、李喬、徐正光、蕭新煌、羅肇錦、楊長鎮等16位客家前輩。不僅過程均使用客語採訪,全書也用客語撰寫,完整呈現1988年前後風起雲湧的台灣旺盛生命力,是深入了解台灣歷史的重要口述史料。
3.《經濟轉化與傳統再造—竹苗臺三客家鄉鎮文化產業》,張維安、謝世忠,2004,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推薦:第一本將客家經濟與生態文化之關係放在一起分析研究的專書,對於臺三線的客籍居民當代生活變遷有深入探討。
4.《臺灣客家族群關係研究~以屏東縣內埔鄉與萬巒鄉為例》,林淑鈴,2010,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推薦:該書基本調查資料詳細,作者具歷史學與當代社會學學術的雙重修養,使南部客家聚落的近百年發展得以清楚的呈現。
5.《客家地方典慶和文化觀光產業-中心與邊陲的形質建構》,謝世忠、劉瑞超,2012,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推薦:該書是少見之人類學理論充分運用於客家區域慶典變遷的專著,作者們的組織力佳,行文通順,更添可讀性。
6.《臺灣客家聚落之信仰調查:變與不變-義民爺信仰之擴張與演變》,吳學明、林柔辰,2013,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推薦:該書打破一般對義民信仰的刻板印象,以充沛的文獻和田野資料,確實傳達了臺灣該著名民間祭祀活動的多元性。
7.《臺灣客家婦女研究:以美濃地區鍾、宋兩屋家族婦女生命史為例》,鍾秀梅、宋長青,2013,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推薦:客家研究中難得的微觀聚落誌著作,從中亦可見較大歷史背景的身影,此一研究取向值得鼓勵。
8.《在地、南向與全球客家》,張維安,2017-11,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推薦:過去的客家研究,大部分把注意力放在大陸跟台灣的客家人。但是其實兩岸的客家人之外,在東南亞的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甚至到巴西的其他許多國家都分布著許多還在講客家話的客家人。本書為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於2016年主辦「第四屆國際客家研討會」成果,並依照客家語言文學、社會文化與政治經濟的內容依序安排,有助於讀者從跨域研究的角度,以全球客家作為一個思考單位,理解全球客家研究的豐富性,深具參考價值。
9.《進出客鄉一鄉土史田野與研究》,黄卓權,2008,南天出版社。
推薦:本書為作者投入地方文史研究數十年的經驗書寫,書中針對口述訪問、田野調查、古文書判讀、歷史檔案資源查詢等,提供精粹的方法與詳實記錄。
10.《思索台灣客家研究》,張維安,2016,中央大學出版中心。
推薦:本書關注「客家學」,作者以客家作為方法思考「客家觀點與多元社會」、「客家觀點與多元社會」、「族群記憶與客家認同」、「認知旨趣、研究取徑與研究議題」三大部分,通過客家來重新認識及建構臺灣社會。
11.《台灣客家的形塑歷史》,林正慧,2015,臺大出版中心。
推薦:全書核心在關注客家是什麼,臺灣客家從清代到戰後的形塑脈絡,歷史過程的國家力量影響及認同轉變。
12.《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王甫昌,2003,群學出版社。
推薦:本書是認識台灣族群議題的入門書,它不是學術的專門著作,作者為了打破對「族群」的迷思及誤解,講述族群的概念和相關知識的書籍,以「族群想像」概念來分析台灣族群的諸多現象。
——————————
 

?繪本

1.《小花妹逛市場》,張寶釧等人,2018,新北市: 澤燁人文實業。
推薦:是一本適合小朋友閱讀與體驗的繪本,透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與觸覺五感的體驗,以國語、客語對照的方式,以閱讀將逛市場轉化為一種生活經驗,是對居住家鄉的認識及美感經驗的累積。
2.《小桃妹》,江明恭,2016,信誼基金出版社。
推薦:小桃妹遍訪街坊鄰居,收集「千金粄」的做法.故事裡有祖孫的感情,有客家米食的特色,更有濃濃的客家味.
3.《銀色个夢》,張捷明,2020-12,遠景出版社。
這是一本難得的客家、英語、華語,三語的有聲童話繪本。文中包含有許客家元素,如童謠、民間傳說,以及天文星星天象等,揉合傳統與現代的童趣。
——————————
 

?語言學習

1.《大家來學客語》,彭德修,1989,台北:南天書局。
推薦:四縣海陸皆有,也比較了南四縣用法。
2.《客語發音學》,古國順、何石松、劉醇鑫,2004,南天書局。
推薦:有拼音和注音,教你如何發音,並附有練習題目。
——————————
 

?工具

1.《客語熟語典》,徐兆泉,2018,南天書局。
推薦:語言源自生活、源自日常,語言也是族群文化的密碼,本書紀錄了大量的傳統生活下的日常語言,也將客語和北京語相互參照,更加凸顯客語的獨特性,是一本實用的工具書。
2.《海陸客語字典》,詹益雲,2003,新竹縣海陸客家語文協會。
推薦:海陸腔必讀,包山包海,非常詳盡的資料。
3.《臺灣客家話辭典》,徐兆泉,2003,南天書局。
推薦:四縣海陸注音皆有,有華語索引非常好用。
 
#客傳會 #HPCF #台灣客家openbook #線上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