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客家】早期牽罟捕魚收入高 一條船可抵耕十甲田

【李台源/桃園報導】新屋客家人口比例接近八成,早期客家移民自社子溪口一帶上岸後,自沿海往內陸開墾。但也因為沿海地區灌溉水資源匱乏,客家移民便透過「石塭(海陸腔:shagˋ vunˊ,指石滬)」、「牽罟(海陸腔:kienˋ guˋ)」等漁業活動補貼家計,並有著獨特的食材「鹹醢(海陸腔:ham goi)」,形成有別於近山丘陵客庄的「海洋客家文化」。在「海螺文化體驗園區」即將開幕之際,《客新聞》來到海客文化所在地笨港灣(今永安區笨港里),由在地文化工作者與耆老帶領下,瞭解客庄先民傳統的「耕海」生活。

對於傳統捕魚工作,新屋區笨港里前里長彭永涼回憶,石塭捕魚和牽罟最興盛的時候大概在1950年代以前,笨港灣那時有十幾條牽罟船,但隨著工業發達,沿岸汙染變多,魚獲量逐漸減少,年輕人也到外地找工作,需要靠天吃飯的傳統漁業因此沒落,「印象中在1970年代以後就完全沒有人在牽罟了」。

「以前漁獲量很多,一條漁船的收入可以比得上耕十甲的田」彭永涼形容當時牽罟興盛的情形時說,他小時候牽罟甚至有漁獲量多到要「放魚」的情形,「需要有人去把網子撐起來,拜託魚趕快走,不然網子拉也拉不回來,我的經驗就有好幾次」,而當時的漁獲除了自己吃,也會有魚販來收。可以想見當時的盛況。

早年笨港地區有十多條牽罟船,現今附近一代則轉型成為觀光漁業。宋佩遙攝

笨港灣牽罟盛況 分組捕魚有默契

彭永涼說,早期牽罟的地點主要是在笨港灣,但笨港灣沙灘最多只能容納三條船同時牽罟,為了公平,當時大家會3到4條船一組,如「九宮格」般的每天輪流。舉例來說,第一組每逢日期尾數是1、4、7的時候可以牽罟,第二組則是2、5、8,第三組3、6、9,當時都以農曆計算,有時只有29天,因此日期尾數逢0則另外安排,或是由船比較少的組別輪流。

今天輪到的哪一組,海岸就是那組的權利,若組有四條船,「我的船最先抬出去,我最先吹起海螺,海螺聲第一個響起的人就今天的第一優先」彭永良強調,各人有各人的海螺信號,海螺聲就是所謂噴嘟(海陸腔:pun du),但不是只有最吹海螺就可以獲得下網優先權,船還要碰到水才算。沒有牽罟時,船都在沙灘上,而一艘船至少要8個人才抬的起來。

當第一個下到海上的船擁有選擇下網的權力,看到魚群可以決定要不要下網,如果第一條船看到魚群,但想再等其他於,選擇不下網,順序第二的船才能下網,以此類推。

早期牽罟的地點主要是在笨港灣,綿延不絕的沙灘養育沿海客家居民。宋佩遙攝

偎索分魚 碰到繩子就能分享漁獲

各組人有各自的團體,傳統說的「拈花紅(海陸腔:ngiamˋ faˋ  fung)」則是指契約工與抽成的概念,「有拿花紅,我的海螺響起你就要來」。並非不近人情,遇到輪休時,也可以去協助別組拉網。但如果遇到像現在插秧季節,有魚要牽罟也找不到人,彭永涼說,有時候拉網一邊只有幾個人而已,十幾個人就很多了。通常第一批拉上來的漁獲都歸船主,船主會拿去賣,第二批的則是分給來幫忙的民眾,也因此有「偎索分魚(海陸腔:vaˊ sog bunˋ ng)」的說法,一起把網拉回來的人就可以一起分享漁獲,甚至有碰到繩子就行。

彭永涼也帶我們來到舊「罟寮」,一窺早年牽罟漁網樣貌,他回憶,漁網大概自1970年代沒牽罟後便擺在這了,他後來則是自己到中國訂製的;彭里長也帶我們來到停泊於永安漁港的漁船上,解說牽罟放網拉繩的技巧,以及與現代定置漁網捕魚方式的差異。

彭永涼形容當時牽罟盛況說,「以前漁獲量很多,一條漁船的收入可以比得上耕十甲的田」。范修語攝

對於海上放網的技巧,彭永良指出,新屋外海一帶漲潮時,海流會往新竹方向,滿潮時,大概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浪會停下來,接著退潮則海流慢慢往北。因此退潮時必須往南放網,讓網可以順著往北的海流拉回來,「如果看網已經跟人平行,岸上的人就要趕快移動,讓網可以順著水流,萬一來不及,網就拉不回來了」。

彭永良說,以前牽罟的繩子是月桃樹莖搓成,海水泡久了容易斷,需要隨時到海中把繩子接起來。但也因為繩子是月桃做成,上面有藤鬚,「聰明的魚」看到繩子在海中晃啊晃,魚便不敢游過繩子,「笨的魚」則直接游過去。他開玩笑說,「只有聰明的魚會被牽到,會在魚網內繞圈圈,最後繩子一靠岸,要跑也跑不掉了」。

彭永涼帶我們來到他的牽罟船上,解說放網技巧。范修語攝
彭里長帶我們來到舊「罟寮」,一窺早年牽罟漁網樣貌。范修語攝
彭里長帶我們來到舊「罟寮」,一窺早年牽罟漁網樣貌。范修語攝
彭里長帶我們來到舊「罟寮」,一窺早年牽罟漁網樣貌。范修語攝
彭里長帶我們來到舊「罟寮」,一窺早年牽罟漁網樣貌。范修語攝

這篇文章 【海洋客家】早期牽罟捕魚收入高 一條船可抵耕十甲田 最早出現於 客新聞 Hakka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