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調查系列1】睽違5年「全國客家人口語言調查」出爐 認同感提升、聽說能力持續流失 

【蘇佑昇/台北報導】暌違五年、由客家委員委託調查的「110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成果,於今(31)日在臺北臺大學校友會館正式發表,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與上一次105(2016)年的調查結果相比,客語聽及說的人口仍在流失,但國人的客家認同感提升;客委會主委楊長鎮憂心地表示,雖然整體客語聽及說的能力降低了,但整體來看,因為政府的積極介入,客語流失的比例遠低於每年流失1.1%的自然流失速度,未來客委會將透過三大政策挽救客家語言,落實客語為國家語言。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指出,未來客委會將透過三大政策挽救客家語言,落實客語為國家語言。蘇佑昇攝

楊長鎮指出,透過這次的大調查,客委會更加確定目前三大客語復振政策目標,一、加強推廣客語聲望,二、擴大學校客語沉浸式教育,三、落實客語社區使用,楊長鎮指出,過去客委會積極推動客家語言能力認證,但大家考試完後,卻沒有將腦海的客語使用在日常生活,所以未來客委會,將推動客語教育落實到社區,希望大家能夠真正地將客語變成生活中的語言,進而挽救流失的客語。

立法委員湯蕙禎對於客語復振十分關心,特別出席本次成果發表會,希望大家一起說客語,提升客家聲望。蘇佑昇攝

今日的「110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成果顯示,全國客家人口推估約466.9萬人,約占全國人口19.8%,較105年增加13.2萬人,比率增加0.5%。客家民眾整體客語聽說能力則較105年下滑,105年聽的能力64.3%、110年聽的能力56.4%,105年說的能力46.8%、110年說的能力38.3%。下滑的比率以非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下降幅度明顯較大,不過居住於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的客家民眾聽說比例呈現持平狀態,105年及110年分別是聽的比例74.7%、72.4%,說的比例56%、52.6%,顯示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推廣客語獲得成效,但非客家重點區的客語遭受嚴重衝擊,需要刻不容緩的被挽救。

陽明交通大學榮譽教授張維安,感謝客委會積極介入客語復振,推廣客語使用。蘇佑昇攝

客家委員會為建構全國客家族群基礎資料、推估臺灣客家及其他主要族群之人口數、了解各行政區域客家人口分布、語言能力及客家認同情形,自105年起辦理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本次調查作業,自110年3月中旬啟動,歷時8個月,期間歷經疫情三級警戒,調訪工作因受阻而稍有延宕,最終仍完成全國電話隨機抽樣63,111分有效問卷調查。

張翰璧教授向大家解說這次的「110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成果發表。蘇佑昇攝

客委會表示,「110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包含電話隨機抽樣及深入面訪調查,除推估臺灣主要族群人口分布概況,並深入探討客家人之身分認定與認同議題及客家民眾的客語使用狀況,是目前國內少有以全國人口為標的、大範圍辦理的族群調查研究。調查結果不僅對近5年來客家人口之分布、客家民眾客語能力消長得以進一步了解,對於國內其他主要族群的探討同樣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根據本次調查,符合《客家基本法》客家人定義:「具有客家血緣或客家淵源,且自我認同為客家人者」,約有466.9萬人,占全國民眾19.8%。各縣市客家人口比率排名前10名依序為新竹縣(67.8%)、苗栗縣(62.5%)、桃園市(39.9%)、花蓮縣(34.2%)、新竹市(30.3%)、屏東縣(23.1%)、臺東縣(20.3%)、臺中市(17.5%)、臺北市(17.4%)、新北市(16.7%)等,人數最多則為桃園市約90.5萬人。

在客家民眾客語能力部分,調查結果顯示,近四成客家民眾能流利使用客語溝通,並以居住在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內的客家民眾,其客語能力明顯較好,客語聽說能力較非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高出三成以上,且在學齡階段均較105年調查結果提升,13至18歲由12.3%提升至18.6%,增加6.3%,顯示藉由母語教育復振成果。而在非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的客家民眾客語聽說能力較105年大幅下降約15%。

依據109年客家委員會委託張學謙教授「運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語言活力指標評估臺灣客語活力之研究」指出,客語整體活力等級已達「嚴重瀕危」之程度。此外,行政院主計總處109年人口及住宅統計報告亦顯示,國人主要及次要使用客語者僅占5.5%,與客家人口占全國人口比率近20%顯不相當,在在顯示客語已面臨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 【客家調查系列1】睽違5年「全國客家人口語言調查」出爐 認同感提升、聽說能力持續流失  最早出現於 客新聞 Hakka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