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台源、莊勝鴻/新竹報導】中秋節烤肉、賞月,絕對不能少了吃月餅!客家又稱月餅為「月光餅」,只不過當今在多家知名餅店山頭林立之際,每年中秋前夕,排隊搶購蛋黃酥或是月餅大評鑑的新聞比比皆是,你知道哪裡可以吃到最具客家味的月餅嗎?原來,這外表樸實、內餡飽滿的番薯餅、芋頭餅便是客家的到地月餅!《客新聞》記者再次來到新埔「呂順興餅舖」,一窺傳承超過159年的「月光餅」到底是如何誕生!
新埔老街區在早期便是米、糖、茶業、樟腦等經濟作物的集散地,而呂順興餅舖在創始之初除了做糕餅,也是日常百貨的大盤商。店內的展示櫃陳列許多古物,正是歷史最好的見證。呂順興餅舖第五代呂亭慧說,目前餅舖是由爸爸呂學詩負責,爸爸有十個兄弟姊妹,當時阿公、阿太那輩要養活那麼多人,必須兼做各式生意,婚喪喜慶幾乎都有包辦。
呂亭慧開玩笑說,只要顧客說「我們家跟呂順興很熟」,我就知道這一定是騙人的!原來,老店至今傳承了159年,完全沒有人叫「呂順興」,順興只是一個吉利店號名。只不過要說159年怎麼算出來的?「其實是保守的算法,家裡從第一代就開始做餅,只是不知道開始的年份,因此就從第二代1863年起算」呂亭慧說。
「我們都是用餅上的紅印章來區分口味的!」一塊塊看起來相當可口的月光餅外表似乎相同,沒有將餅切開,簡直難以區分口味。因此,呂亭慧在帶記者參觀做餅流程之前,先告訴我們分辨店內各種餅的秘訣。經過解說才知道,原來答案就在餅上!由於店內每一塊餅都印著「呂順興」或是「呂」字,紅印有方形也有圓型,「芋圓芋圓,所以芋頭餅是圓章,長方紅印就是蕃薯餅。」
呂亭慧說,每一塊餅從內餡到外皮都是手工製作,因為早期內餡的番薯、芋頭價錢比外皮的麵粉便宜,因此做出來的餅皮相當薄,現在大家來店內買到的餅就是延續早期做法,原料非常單純。因此與北埔的番薯餅相比,呂順興的餅皮薄餡厚實,每個餅大約75克;北埔的番薯餅外皮比較厚,吃起來類似老婆餅,口感比較酥。
其他店家的番薯餅,許多步驟往往已經改用機器,但呂順興餅舖堅持手工,因為機器做出來的外觀、觸感、口感與手工就是不一樣,也因為老師傅呂學詩的堅持,我們才得以吃到最傳統道地的客家味。儘管都是手工製作,但若遇到中秋節這樣的旺季全家總動員,客家傳統餅(蕃薯、芋頭、綠豆、豬油餅)可以日產萬顆;平常則是跟著訂單跑,客人什麼訂比較多就多做什麼。
百年老店的秘訣:食材簡單!
呂亭慧大方地向我們解說傳承百年的「月光餅」製做秘訣,她說,餅的餡料沒有添加任何色素,因此芋頭與番薯都是天然的原色。以蕃薯餅來說,他們會選擇比較乾、水分較少的番薯,這樣製做時間會比較短。
番薯會先用機器洗一次,再來是人工洗,並檢查有沒有壞掉。「臭番薯味道很可怕的,會毀了整鍋餡料。」呂亭慧說,接著則是將洗好的番薯切片,放到蒸籠炊,炊好後倒到大鍋,加入糖、少量的麵粉一起熬煮,加入麵粉是要讓餡不要軟軟的,最後才能形成漂亮的餡料。
由於每批番薯的質地不同,熬煮時間也不一樣,餡料煮好後則要放涼,相當費時。呂亭慧說,做餅需要分好幾個段落,沒有特別去算一個餅做好要花多少時間,但她估計,從煮餡、放涼、外皮擀酥、包餡、進烤箱再到出爐,連著做至少要花費8小時以上。
呂順興餅舖的餅皮維持早期的作法,把酥皮包進去後重複擀兩次。呂亭慧強調,要把很大的陷包進去小小一塊皮裡,非常需要技術,老闆呂學詩可以用30克的皮來包50克的餡,老師傅不用秤,靠手感就可以抓出餡料與皮的重量,每一塊餅都維持的相當精準。
由於店內的餅會使用豬油,呂亭慧特別解釋,並非他們不做素的,老闆曾經考慮做素的餅,或是把芋頭餡的豬油改成奶油,但味道就是不一樣,古時候也沒有素食的概念,一直以來使用的就是天然的豬油。也因為食材天然,月光餅常溫只能放三天。
早期是燒鋸屑烤餅,之後燒柴,再來是瓦斯,現在則是用電烤爐。呂亭慧說,在沒有電烤爐的時代,控溫不易,因此烤餅的過程必須翻面。雖然現今已經使用電烤爐,但若烤單面而要讓餅不焦,則是相當考驗師傅技術。
呂亭慧笑說,曾經有記者提問,百年老店做糕餅的訣竅是什麼?當時呂學詩回答,「食材簡單,不然會失傳啊!」這句聽起來像是玩笑話,但卻也相當有道理。儘管是老餅鋪,但店內仍有販售許多新式的糕餅,包括肉鬆酥、乳酪Q餅、鳳梨酥、蛋黃酥等等,價錢同樣相當便宜實惠。
不過,中秋節要吃到他們家的餅恐怕沒那麼容易,「中秋節簡直是爆炸期!」呂亭慧說,每到這個時候,家人都會回來幫忙,「每個人都很熟悉做餅的流程,會各自找位子把工作桌站得滿滿。」呂亭慧也說,做餅真的很辛苦,都要維持同樣姿勢,家裡一直以來也相當忙碌,甚至自己的畢業典禮家人也都沒時間參加。儘管辛苦,但仍聽得出呂亭慧對於全家分工合作完成一件事情的驕傲。
影片:呂順興餅店製作過程大公開
這篇文章 最客家中秋味!百年呂順興餅舖 月光餅不藏私大公開 最早出現於 客新聞 Hakka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