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電影中的客家工藝 張典婉嘆:歷史建築趕不上凋零速度

【生活中心/高雄報導】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日前舉辦「客家電影系列講座」,邀請資深客籍媒體人張典婉、紀錄片導演徐紫柔、資深製片陳南宏、劇場總監鍾喬及製片徐佑德等,分享「客家電影裡的先鋒精神」與「電影中的客家工藝美學」,探討客家族群的移民奮鬥史與現代的客家生活美學。談到客家生活中的百工百業,張典婉說:「為歷史建築拍照留念,但再怎麼努力紀錄,卻趕不上它們凋零的速度。」

山鳴谷應講座邀請張典婉(左二)、徐紫柔(右二)共同與談「電影裡的客家工藝」,會後與主持人吳奕蓉(左一)客傳會公服部經理施懿倫(右一)合影。客傳會提供

10月22日在高雄MLD Reading台鋁書屋舉辦「影藝客家,典藏電影裡的客家工藝」、「電影裡的客家奮鬥與移民精神」,張典婉與徐紫柔為呈現客家美學的豐富與多元,特別為「影藝客家」講座準備了將近一百頁的照片備了將近一百頁的照片,張典婉表示,許多客家的工藝品,其實就是從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物品,例如:經過手工縫製麵粉袋、麻布,或編織竹子等物品來不私藏客家人生活的智慧。

談到客家生活中的百工百業,張典婉將她平時參訪全台歷史建築時所拍攝的照片,直接呈現在民眾眼前,讓現場的觀眾看得如癡如醉,她也一併介紹了包含《一把青》、《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等膾炙人口的影視作品於客家庄的拍攝場景。張典婉更進一步說,看過那麼多歷史建築,拍了許多照片,但再怎麼努力為這些歷史建築留紀錄,卻趕不上它們凋零的速度。

紀錄片導演徐紫柔以自己拍攝的紀錄片《春發製油廠》為例,指出拍攝許多職人時,受訪者通常會因為已經將技藝內化而不善言表,因此在拍攝前必須先做非常電影多的研究,以免在拍攝時,無法呈現職人在工作時的技法。

導演徐紫柔說,在紀錄片訪談的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讓受訪者呈現自己的真性情。紀錄片中的人情味是她自己非常重視的元素。客傳會公共服務部經理施懿倫表示,期許透過這系列的講座,讓更多台灣民眾認識客家族群。

山鳴谷應講座邀請陳南宏(左二)、鍾喬(右二)及徐佑德(右一)共同與談「客家奮鬥與移民精神」。客傳會提供

同日第二場「電影裡的客家奮鬥與移民精神」講座,則是由製片陳南宏、徐佑德及劇場總監鍾喬三位資深影視工作者,談白色恐怖的移民潮,鍾喬以用客語簡單開場後,說到臺灣是多元的社會,在非客家庄的客家電影講座裡推廣客家話,是一件美麗的事。

鍾喬表示,自己小時候在三義跟著大人掃墓時,長輩常常告訴他,某些山路以前都是一些「走路人」的聚集地,並告誡他長大以後不能觸碰政治事件。而所謂的「走路人」,其實就是白色恐怖的受難者。至於為什麼客家人比較容易與白色恐怖產生連結?其實要從客家人當時在社會上的地位發想。

以描述白色恐怖受難者呂赫若為主的戲劇《台北歌手》的製片陳南宏表示,自己在高中時才知道有客家族群。在製作《台北歌手》時,為了不讓劇情太聚焦在政治事件,還特別把呂赫若的情史放入劇本中,並實際與呂赫若紅粉知己的後代進行田調。

徐佑德表示,白色恐怖其實不是只有在臺灣發生,在美國也曾有麥卡錫主義。只要是有威權政治的地方,政府為了要控制人民,就會有所謂的「舉報者」出現,所以白色恐怖其實在全世界都存在的。在臺灣的影視題材裡,也有許多討論白色恐怖的作品,譬如最近重新上映的《悲情城市》,和近年紅遍台灣的《茶金》。

對於客家影視的未來發展,徐佑德表示,劇本開發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必須給編劇足夠的時間才能產生出好的戲本,而完善的片場,也是成就戲劇重要的一部分。

這篇文章 探討電影中的客家工藝 張典婉嘆:歷史建築趕不上凋零速度 最早出現於 客新聞 Hakka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