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客家文化會議今開幕 來自25國近千名「全球客家人」共襄盛舉

【張凱清、李台源、范修語、何柏均/桃園報導】全球客家盛會!來自25國,客家社團、學者專家相聚臺灣,這場全球客家文化會議於今(24)日在桃園喜來登酒店舉行,現場近千名「全球客家人」相聚,飯店的國際會議廳內外布置25面與會者國家的國旗,「客家傳播基金會」的講客號,也到現場搭建了廣播空間,把這場精采的內容,透過網路與空中傳播出去。

自2002年客委會舉辦「全球客家文化會議」以來,迄今已邁入第21年,讓客家在全球各地開花結果,本會議以「落地生根:客家的全球化及在地化」為主題,從客家族群、語言振興、政治參與等10項議題,在24、25兩日探討,更邀請來自馬來西亞、印尼、日本等海外客家人,看見新移民如何在地扎根,並融入主流社會,以及聚焦全球客家族群在異鄉萌發的公民意識、公共參與等議題。

這場盛會共邀請全球25個國家,近千名客家人、海內、外專家學者、社會菁英與青年領袖來共襄盛舉。范修語攝

會議一開始,就傳唱出由「國立客家兒童合唱團」帶來《平板》與《行過》2首客語天籟,為這場會議揭開序幕。行政院院長陳建仁、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客家委員會主會楊長鎮、總統府資政蕭新煌、財團法人中央通訊社社長及前任客家委員會主委李永得,都到場參與這場客家盛會。

楊長鎮開幕致詞時表示,從展望客家的水源頭,到現在已經是展望大海洋的客家,透過這次會議的主題:「落地深根,開枝扇葉」關注內部團結的重要,到迄今客家透過組織,與其他族群互相學習,得到嶄新力量,進而透過多元性帶給客家文化的永續發展。

行政院院長陳建仁也上台致詞,表示語言是凝聚客家的重要力量,台灣客家文化保存的發展,自1988年還我母語運動引起族群意識抬頭,2001年客家委原會成立、再到蔡英文總統執政後,把《客家基本法》修正將客語列入國家語言、也成立「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累積將客家推向世界的重要基礎。

國立客家兒童合唱團為大家帶來《平板》與《行過》2首歌曲,為這場會議揭開序幕。范修語攝
行政院院長陳建仁。范修語攝

副院長鄭文燦表示,在他任職於桃園市長期間與客委會一起推動的世界客家博覽會,非常推薦大家去世界客家博覽會2座主場館,去體驗台灣館16個客家縣市、世界館20多國的客家風貌。他也進一步表示,現在得用全新角度,讓大眾看到客家豐富多元的面貌,特別是全球各地的客家人,是如何在海外落地深耕。

今天首場討論由陽明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維安,以及總統府資政蕭新煌進行「開幕演講:勾勒當前全球客家的發展與特色」。蕭新煌在會議中表示,「全球客家(global Hakka)」狹義指涉「全球離散客家(global Hakka diaspora)」,世界各地的客家人透過組織,以及各種有意圖的連結,去建構全球化的客家網絡,並越來越在地化,非常值得大家關注。

蕭新煌也建議未來客家的發展,可以透過台灣建立起樞紐(HUB),與跨國、跨洲的全球客家網路進行交流活動,進行「族群外交」,並推動「客家新傳統概念」,與30個關鍵客家社團,進行社會媒體的網路連結,把臺灣的自由、民主讓更多人認同。

蕭新煌在會議中表示,「全球客家(global Hakka)」狹義指涉「全球離散客家(global Hakka diaspora)」,世界各地的客家人透過組織,以及各種有意圖的連結,去建構全球化的客家網絡,並越來越在地化,非常值得大家關注。范修語攝
陽明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維安,進行「開幕演講:勾勒當前全球客家的發展與特色」。范修語攝

今天的會議還有印尼山口洋市前市長黃少凡、南非新堡市劉權毅議員分享華人如何透過在地化,進入當地的主流。到了明(24)日研討會議,由客委會主委楊長鎮進行「客家與現代世界之形成」的主題進行第二日的開場,還有更貼近社會的音樂藝術、媒體傳播討論,邀請加拿大華裔導演江明月、余畑龍音樂創作人、馬來西網影音創作者與客家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板進行對談。

這兩日的會議,最後將以「客家世界咖啡館」交流模式,歸納出重要結論,簽署大會宣言,期望描繪出全球客家發展的未來與方向。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范修語攝
客家委員會主會楊長鎮。范修語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