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璇、朱愷元/台北報導】《講客廣播電臺》把錄音室搬到書展,讓大家一圓廣播夢。2025台北國際書展正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行,「客家主題館」以和煦明亮的木質風格,把清香馥郁的書店搬進場館。不僅陳列3500餘冊客家書類,舉辦多場講座和DIY活動,《講客廣播電台》化身「Open Studio好柿書屋」,讓觀眾一窺廣播間的全新面目。
「Open Studio好柿書屋」不只有夢幻打卡聖地「好柿童趣」樹屋鞦韆,還有期間限定的「一日播客」活動,開放民眾到講客Podcast錄音室,體驗一日主播、學習客語俗諺,滿足大家心中的廣播夢。
活動中,有多首客家俗諺讓民眾學習,包括《揚尾仔》、《鷂婆》、《山狗太》、《揚蝶仔》、《月光光》等,還有春節應景的《十二生肖》:「鼠牛虎兔,無著衫褲;龍蛇馬羊,愛討新娘;猴雞狗豬,煞猛讀書。」完成「廣播任務」的民眾,可立即收到自己的錄音檔隨身碟。
「我很想學客家話。」體驗完「一日播客」活動的上班族蔣芯亞表示,「接觸到平常沒聽過的客語俗諺,覺得很有趣。」他媽媽是東勢客家人、爸爸是苗栗人,但他不會說客家話。
「家裡長輩雖然會講客語,可是不會教;而且很多長輩沒有念書,沒辦法系統性的分享客語。」蔣芯亞說,雖然兒時會跟外公一起聽客家山歌,但不瞭解歌詞的意思。現於桃園健檢中心任櫃台人員的他說,曾遇過只會講客家話的患者,也有只會講閩南語的、還有移工和新住民,「發覺會說自己的母語真的滿重要。」
帶著兒子參加「播客」活動的林志松,是來自苗栗的客家人,他聽得懂客語、但不會講,「現在新生代很少講客語很可惜。」他希望藉此一有趣的體驗,讓兒子在樂趣中認識母語。
特地從屏東北上參加書展的黃渝心,在「播客」體驗中,學到過生日的客語俗諺。他說自己不是客家人,「從沒接觸過客語,覺得很新鮮。」書展常客的他說:「客家館充滿木頭的空間,古色古香,很像書店,印象很深刻。」喜歡閱讀、逛展的他說,經過這次體驗,未來他會更留意客家文化。
「Open Studio在書展結合線上與線下,是一個很好的媒介。」今天(5日)的節目主持人范宸菲說,第一次體驗在國際書展現場錄音,很新奇有趣,「與平常分段錄節目不同,在現場需要一小時不間斷講話,腦袋不停運轉。」范宸菲在錄音室中,看到許多逛展的民眾因為聽到聲音,停下來看,藉此多認識了節目中的後生新秀作家,「空中播放結合現場觀眾,是一個很棒的媒介。」
「一日播客」活動採現場報名,即日起至2月9日的下午3點到4點。完成任務後,還可獲得精美小禮和講客號造型USB,並有自己的廣播錄音檔。一天限定6位名額,每次體驗10分鐘,歡迎大家共下來講客。